最美逆行者的抗疫日记:无需感谢,只愿你安好
来源:未知作者:admin发表时间:2020-03-05 09:00浏览次数:6647
目前,皖医二附院援助湖北的医务人员正在不同的岗位上与病毒奋战,每当下班休息时,她们会以日记的形式记录着在抗疫一线的所见所闻所感,同时在文字中与自己对话,给自己加油鼓劲。通过她们的“抗疫日记”,我们看到无数微小、温暖的人和事,生生不息,汇聚在一起……
皖医二附院 陈玉萍
今天分管的患者是科室的一位重症糖尿病患者,骶尾部多处压疮伴糖尿病足的老爷爷。由于疾病的特殊性,伤口渗血渗液较多,难以愈合。交接班结束之后,我第一时间拿来干净的更换物品,向老爷爷解释后,老人家激动地大声说到:“好,好,好,谢谢你们!”我协同其他医疗队队员给他进行了伤口换药,最后老爷爷感激的道谢,并说道:“现在舒服了,可以好好的睡一觉了。”这只不过是日常工作中最平常的事情,您无需道谢。未来的路上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希望不久的一天,您能康复出院,回到日夜想念的亲人身边。
皖医二附院 胡银红
3月1号 ,新的一个月开始了,来武汉已经十多天啦!从开始的不习惯 到现在已经慢慢适应了在武汉的生活。去上班的路上,看着阳光明媚,感觉一切都变得美好。到了医院,穿上防护衣,戴上口罩 ,护目镜,开始我一天的工作。我分管的床位有一位老爷爷,由于他的血氧饱和度不太好,所以不让他下床,但是由于长时间躺着床上,老爷爷便秘了,他总是想下床去上厕所,我耐心的安慰他,并帮他按摩腹部,然后我告诉了医生,让医生给老爷爷开了药物,希望能缓解他的便秘。老爷爷笑着对我说了谢谢,老爷爷的笑脸让我感觉比阳光照在身上还要温暖。 春天已经来临,胜利还会远吗 ?待疫情结束, 我要去看武汉最美的樱花。
皖医二附院 江世佳
一对夫妻因为新冠肺炎住在我们科室,因为家人都被隔离,外卖不送医院,他们洗头没有洗发水,没有卫生纸,向我寻求帮助,第二天我就在把自己从芜湖带来的洗头膏,苹果,卫生纸都送给他们,他们很感动,要和我合拍一张留作纪念。
皖医二附院 吕康丽
特鲁多医生有段墓志铭: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在完成患者的基础治疗后,我总是和我的患者们聊天。我告诉他,我们来了,武汉这座城市不再孤单。我期待着疫情结束后相约来一碗正宗的武汉热干面,我也邀请他们来品尝芜湖的虾籽面。帮助他们保持轻松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这是我工作最大的意义。
皖医二附院 蒋燕
今天是我来援鄂的第13天,负责的患者中有2位需要抽血复查。护目镜模糊不清,视野受限,带着三层手套,穿刺前我跟患者解释,患者都非常理解,用武汉话说了很多,从表情我能看出他们的意思:没事,我不怕疼,来吧……凭着我在神经内科锻炼的技术,穿刺一针见血,病人对我竖起大拇指。
皖医二附院 钱虹
春节,本应是团圆的日子!然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袭击了武汉,袭击了祖国大地。作为一名护士,南丁格尔誓言永记于心,祖国需要我,定义无反顾。当我来到武汉的那一刻,我莫名泪涌,它是如此安静,没有了喧嚣,似乎在跟我们诉说着什么...
现在,我们来了,有党中央的亲自指挥,有全国人民的鼎力驰援,还有什么可怕的呢?武汉,我们和你一起努力。武大的樱花不会孤独绽放,黄鹤楼的美景不会无人欣赏。加油,武汉!加油,中国!阳光正好,微风不燥,静待花开。
皖医二附院 汪莹
2月25日是我第一天踏入武汉中心医院的病房,面对这里全新的工作模式和工作环境,心里有些激动又有些紧张。我所在的病区是十六病区发热六区,穿上厚厚的防护服,带着双层口罩,有些不太适应,我就如同行走的大白,缓缓地移动着步伐,大口的喘着气。 上班时在与一位患者交谈中得知,他和他的太太都染上了新冠肺病毒,但被分在不同的医院救治,他的太太病情比他严重一些,他们每天就用手机相互关心和鼓励对方,由于都在住院治疗,所以家中没有人给他们送生活物资,就连卫生纸都很紧缺,于是我记住了他的需要,第二天上班,我给他带去了一些抽纸和卷纸,希望可以通过一些点点滴滴的小事,让他们感觉到温暖,让他们更加有信心的战胜病毒!加油武汉,加油中国!只要你们康复,我们付出再多也值得!
皖医二附院 王琦
上班时组长把八床分给了我,下病房之前习惯的去看一下患者的病历,心理评估量表评分高,才来入院时,患者心里很焦虑,睡不着,食欲不好,情绪很低落,我思考着该怎样去和他沟通,为他进行治疗的时候,询问他现在“感觉好些了吗?胃口怎么样了?睡眠改善了吗?”,患者情绪明显好很多,“多亏你们的照顾,也不难受了,我现在一份饭不够吃了!”“没问题,晚上就给你加一份,有什么问题,随时可以找我们!”患者还和我开玩笑说:“你今天还背了个小包呀,昨天还没有呢!”我笑笑答到“防护服没有口袋,这个可以装点东西,方便工作!”“患者对我竖起大拇指,说“你们真好,多亏你们来了。”春天来了,我们一起加油,等好了,就可以去看樱花了。
皖医二附院 吴朦
第一次进入隔离病房时,我既紧张又激动,小心脏砰砰的跳着,推开污染区的大门,我们来到了发热六病区,也就是曾经李文亮工作的地方,在英雄战斗过的地方,我们更有信心,团队战疫必胜!
接下来,就是和上一班的战友认真仔细的进行床头交接班。交接完毕后,我们开始各自巡视病房,当打开36那个房间时,发现有个确诊的老爷爷在暗暗擦眼泪,职业的使命感让我不加思索快步地走到床前,握住了他的手安慰他“好好治疗,病会好起来的”。老爷爷坚定地点了点头,说着一口武汉话,虽然我没有全部听懂,但是那句“谢谢你,我相信你们安徽医疗队!”我听的格外清楚!“谢谢你,愿意相信我,我们一定可以”。我在心里默默地给自己加油。
皖医二附院 周丹丹
今天是我援武汉上的第一个白班,在黄后宝院长和唐丽玲主任的陪同下,我们包裹着严密的防护服,进入了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发热门诊六病区。因为是第一次在这里上班,组长给我安排了病情比较轻的患者,这两个患者是一对夫妻,看到我背后写着安徽队,表示了诚挚的感谢,女患者心情乐观,时常露出甜美的笑容,可能也正是这样的心情,感染了旁边的丈夫,让他对生活充满了希望,虽患有痛风,但他强忍着疼痛,积极配合我们治疗。我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接下来的每一天,你们会越来越好,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