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洲义诊
来源:作者:admin发表时间:2017-02-06 16:55浏览次数:4222
我们安徽省第四批援南苏丹医疗队在经历了2016年7月的南苏丹内战后回国修整并于2016年10月19日复派至朱巴。再次来到南苏丹见到的依然是炎炎的烈日,随处可见的衣衫褴褛的儿童,但是我们的心态已经平和了许多。
经过简单的修整医疗队各个队员来到朱巴教学医院和原来的同事和医疗助手打招呼,他们也非常高兴看到我们的回归,但有部分医务人员已离职,曾经和我的医疗助手Joseph交流过,战后随着南苏丹货币的迅速贬值他们每月的收入大约相当于人民币200至250元而且政府已经拖欠4个月未发工资,Joseph说生活“very difficult”,因为当地的生活水平并不低,蔬菜和肉的价格相当于国内的三分之二。这里解释一下我们称的医疗助手就是阿拉伯语翻译,英语虽然是官方语言但当地只有受过比较高等教育的人才会说英语,而门诊接待的病人百分之九十都只会说阿拉伯语,因此病人主诉和我们的医嘱都需要通过医疗助手的翻译才能互相理解。
再次回归随着心态的平和感觉时间也过得很快,即使夜间偶尔的枪声我们也习以为常。转眼间迎来了2017年,一月初就听队长说我们医疗队月底要去义诊但具体时间未定,很快接到经商处张翼参赞的通知医疗队将于1月23日至1月26日奔赴上尼罗州的paloch地区义诊。上尼罗州位于南苏丹的最北面和苏丹接壤,是重要的产油区,而我们所在的首都朱巴位于该国的南面靠近乌干达,两地的直线距离近600公里,公路距离大约800多公里,陆路旱季可通行越野车,雨季则无法通过,中石油每天有一班可乘坐50人的包机往返。我们要去义诊的具体地点——友谊医院是中石油援建的一家小型医院。
义诊出发前一周准备工作就有条不紊的开展起来,大家利用工作之余把自己要带的药品和医疗器械打包,我的皮肤科药品就准备了整整一大箱,还有公共物质如口罩、帽子和驱蚊液等。1月23日上午10点我们乘坐中石油的包机前往paloch地区,飞机上除了我们医疗队员就是中石油的中国和当地的员工。经过一小时左右的飞行我们抵达目的地,走出机场大门就感觉到阳光的炙热和周围土地的荒凉,满眼望去都是半人高的枯草。我们住在中石油位于paloch地区的基地,基地使用的生活物资成本很高,绝大多数食物和所有的饮用水都是空运过来的,可以洗热水澡不过水质很差,洗后全身干燥发痒,这里非饮用水都是直接从白尼罗河抽水使用。下午乘坐中石油安排的车辆去参观了友谊医院,大约半小时车程,路况很差。医院比我们想象的干净,院长一口流利的英语,一上来就问谁是皮肤科医生,我说我就是,他热情的握住我的手说他也是皮肤科医生,没想到在这儿遇到同行了,南苏丹真正皮肤科专业的医生很少。简单的参观后我们回到基地,晚饭后大家很早就休息了,因为明天还有艰巨的任务。
第二天上午9点钟我们准时来到友谊医院,一进候诊大厅看见大厅内几排椅子已经坐满了等待的患者,还有不少人坐在地上。我们医疗队员们经过简单的准备就开始工作了,皮肤科的临时诊室外面有不少病人,当时我就想在不影响诊疗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加快速度,希望在有限的时间里多看几个病人,然而欲速则不达,担任医疗助手的翻译不是医务人员而是中石油在当地的员工,他的翻译有时文不对题影响了诊疗速度,看样子只能压缩中午吃饭的时间多干点了。在义诊的第一天我大概看了60几个病人,院长说明天病人会更多,因为很多人不知道我们医疗队来。这里因为卫生条件很差,疥疮和通过白蛉传播的黑热病较多,还有许多全身瘙痒的病人,不少患者因为友谊医院的检验手段非常缺乏也无法确诊病因。第三天早晨等我们到达医院时发现病人果然比昨天还要多,大家也不多说抓紧时间工作吧,今天担任翻译工作的是友谊医院的年轻外科医生Philip,在他的帮助下我的诊疗速度明显加快,中午11点我们正在埋头工作时队长通知我们中国驻南苏丹何向东大使向友谊医院捐赠药品及医疗器械并看望我们医疗队,大使和我们一一握手并鼓励我们多为当地患者服务,在捐赠仪式上当地妇女唱起民族歌曲感谢中国政府及医疗队对他们无私的帮助。当天午饭后医疗队有两名医生的内科和儿科各派一名医生乘车前往大约10公里外的一个乡村诊所,周围村庄的居民将小小的诊所围得水泄不通,他们尽最大的努力多诊治病人,当下午4点半他们必须离开时老百姓们依依不舍的看着他们,有的问他们明天还来吗。
两天义诊的时间过得飞快,我们累并快乐着!这次义诊皮肤科诊治病人约150余人次,虽然我们语言不通但通过他们接受诊疗后满脸的笑容已经表达出浓浓的谢意和敬意。这次义诊活动时间虽短但是让我们更进一步了解到南苏丹农村一些最普通百姓的实际困难,他们需要我们送医送药也需要充足的食物和干净的饮用水。在这里还要感谢中石油的员工们,他们为我们义诊活动的后勤保障工作付出很多。而且许多人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下工作多年,值得钦佩!
我们医疗队可能在二月底进行第二次义诊活动,去的地方条件十分艰苦,时间比第一次长,而且没有中资机构的后勤保障,可能遇到的困难全部要依靠我们自己解决,做为援非医疗队队员我们早就有心理准备去克服困难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们,我们期盼着。
孔雷医师留影
孔雷医师在义诊现场
援外医疗队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