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微信视频号
抖音
当前位置: 首页> 就医指南>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
夏季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
来源:作者:admin发表时间:2015-06-09 16:09浏览次数:7050
一、什么是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是一组经消化道传播的疾病。常见的主要有霍乱、伤寒与副伤寒、细菌性痢疾、感染性腹泻及病毒性肝炎等疾病,往往引起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及发热等症状。病原体从病人和病原携带者的粪便、呕吐物中排出,污染了周围环境,再通过水、食物、手、苍蝇、蟑螂等媒介经口腔进入胃肠道,在人体内繁殖、产生毒素引起发病,并继续排出病原体再传染给其他健康人。

二、常见肠道传染病的临床症状
1、霍乱:由O1群和O139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发病急、传播快、波及面广、危害严重的甲类传染病。临床特点起病突然,剧烈腹泻。一般为无痛性腹泻(偶有腹痛)。每日几次至几十次的腹泻,大便呈黄水样,米浴样,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脱水,肌肉痉挛(小腿痉挛)。
2、伤寒、副伤寒:由伤寒杆菌和副伤寒杆菌甲、乙、丙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临床上以持续高热、相对缓脉、特征性中毒症状、脾肿大、玫瑰疹与白细胞减少等为特征,肠出血、肠穿孔为主要并发症。
3、痢疾: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慢性肠道传染病。急性菌痢临床表现为腹泻、腹痛、里急后重、可伴有发热。脓血便或粘液便,左下腹压痛,中毒型可急性发作,高热,并有感染性休克症状,有时出现脑水肿,甚至出现呼吸衰竭。
4、感染性腹泻:由侵袭性大肠杆菌、肠产毒大肠杆菌和空肠弯曲菌等引起的炎症性或分泌型腹泻。其临床表现,腹泻为稀便、水样便、脓血便等,伴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发热、腹痛,症重者因大量失水引起脱水甚至休克等。

三、肠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1、经水传播:如果生活饮用水源被肠道传染病人和病原携带者排出的粪便、呕吐物污染或在水中洗涤病人的衣裤、器具、手等都容易造成水源污染,可引起霍乱、伤寒、细菌性痢疾等疾病的暴发流行。
2、经食物传播:食品在加工、储存、制作、运输的销售等过程中被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污染,可造成局部的流行和暴发流行。
3、接触传播:通过握手、使用或接触过病人的衣物、文具、门具、门把手、人民币等造成病原体传播。
4、昆虫传播:有些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可在苍蝇、蟑螂等媒介昆虫体内存活一段时间,并随着昆虫的活动进行传播。

四、夏秋季为何易患肠道传染病
1、夏秋季气温高,适合病菌生长繁殖。条件适宜时,一个细菌经过一昼夜,能繁殖出几亿到几十亿个。剩饭剩菜保存不当,很容易受细菌污染而腐败变质;吃制作不卫生的凉拌菜、冷拌面和未经洗净消毒的瓜果,都很容易引起肠道传染病。
2、夏秋季气温高,身体要加强散热,皮肤血管经常处于扩张状态,胃肠血管相对收缩,流经胃肠道的血液减少,胃肠道的抵抗力相对减弱,病菌一旦随不洁的饮食进入胃肠道,就很容易使人得病。
3、天气热,出汗多,喝水多,冲淡胃酸,减弱胃酸的杀菌作用,吃喝不当,容易得病。有的人还喜欢喝生水,更容易引起肠道传染病;
4、夏秋季苍蝇孳生,增加了肠道传染病的传播机会:
5、夏秋季台风活动频繁,各种洪涝灾害增加了外环境被污染的机会。

五、怎样预防肠道传染病
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关键是把好“病从口入”关,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1、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对粪便、垃圾和污水的卫生管理,发动群众开展灭蝇、灭蟑螂。
2 、注意饮食卫生。不吃腐烂变质食物,生吃瓜果蔬菜一定要洗净,剩饭菜煮后再吃,食具要经常消毒。饮食服务行业、食品加工销售单位和集体食堂,要认真执行食品卫生法。
3、搞好饮水卫生。不喝生水喝开水。保护好水源,严防污染。饮水用具要定期消毒,保证饮水卫生。
4、讲究个人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习惯,常剪指甲、勤换衣服。食堂、餐饮业从业人员更要讲究个人卫生,定期体检,发现有传染病,应及时调离工作岗位。
5、增强身体抵抗力。多参加体育活动,增强体质。接受相应的预防性接种,增强机会对疾病的免疫力。
6、当发生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时,要及时去就近医疗机构的肠道门诊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Copyrights © 2018 版权所有: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康复路10号
备案号:皖ICP备19000100号-1